返回

香江:开局一百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0章 每年的茅台酒我全包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处理完魔都的事情,

    方鹤轩掉头直接南下。

    他北上之前,就已经将自己的行程汇报给了内地。

    没说的,内地当然是欢迎的。

    大家巴不得方首富多回大陆转转,

    说不定看上某个地方,几亿十几亿的投资就接踵而来。

    方鹤轩的下一个到访地是贵州,确切说是遵义市仁怀县茅台镇。

    第一年,基酒产量只有75吨。

    1973年,主席通过省革委要求送三箱1952年的贵州茅台酒到BJ。

    没错,就是这么低。

    “首长,明人不讲暗话,我此次来,是希望能大批量采购茅台瓶装酒。”

    “茅台酒厂的周厂长也在现场,你说说看,想买多少瓶,我让他给你调货。”

    可以讲,国家上下都对茅台酒给予了重视和扶持。

    “呵呵,这可真是新鲜事,酒买来不就是喝的吗?”

    除了产量低,质量还不稳定。

    他的目的很简单——大量采购茅台瓶装酒。

    “看来方先生是专为茅台而来了?”

    其中《放逐》里东莞仔有句台词“我漱口都用拉菲,82年的!”

    “嘶方先生可不要开玩笑了。”

    而在二十几年时间里,由于被要求采用传统酿酒工艺,

    致使茅台酒的产量一直都上不来。

    前面说茅台酒厂在1978年扭亏为盈,这个盈利,仅仅只有6.5万人民币,还不到20万港币。

    “嗯,的确是冲着茅台来的。”

    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总理还用茅台酒宴请与会贵宾。

    没错,方鹤轩自从两年前在珍宝海鲜舫点过非常便宜的茅台酒后,

    “诶,这是哪里的话,方先生不仅是香港首富,也是咱们中国人的首富,能到咱们贵州这么个穷乡僻壤的地方来,实在是不胜荣幸啊!”

    因此,这个省,想要发展工业,先天不足。

    仅靠农业,只能是受苦受穷。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些小趣味,是方鹤轩想要玩玩的。

    “呵呵,能被华润公司引入香港的,自然都是精品。”

    1979年,茅台酒第三次获“国家名酒”称号,第一次获国家质量金质奖。

    茅台镇高官都没资格参加。

    即便如此,第二年也就是1952年,

    贵州茅台酒依旧在全国第一次评酒会上被评为国家名酒,

    由于山地居多,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

    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130万瓶,也不过只花方鹤轩不到3300万港币而已。

    他也知道这里面的内情,无非就一个字——穷!

    1975年,当时的王副总理在全国食品工作会议上指出:“茅台酒是国酒”。

    如果能抱上这么一条又粗又长的金大腿,

    GZ省说不定就能改天换地。

    “呵呵,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只要茅台厂愿意卖,这些我肯定都买下。”

    后世的A股之王,如今要多落魄就有多落魄。

    “方先生,你看,这可是几百吨呢,伱确定全要?”

    方鹤轩也想用电影给茅台酒带带货,

    看看,这个时空下的茅台会如何进击。

    方首富的大名以及事迹可是在政府内参被传遍了的。

    “多少?按吨买?”

    但派到茅台镇接待他们的人员却有上百人之多。

    “哈哈,周厂长长期奋斗在一线,对外界不了解,不知道方先生的底细,所以难免孤陋寡闻。”

    “首长,我要的可不是几瓶,而是按吨买。”

    可以说,它一路的升级都是在和管理、保证质量、提高产能这三座大山周旋。

    “酒当然是为了品尝,但也有收藏价值。”

    “报告领导,茅台厂估计到年底会酿出650吨白酒。”

    “呵呵,想不到,咱们贵州出了个金疙瘩,名气都传到香江了。”

    就有想法到茅台镇来一趟。

    省副高官摆摆手,一脸和气的笑道:

    “周厂长,我方某人还不至于买不起一百多万瓶酒。”

    贵州茅台酒的历史虽然很长,

    上辈子,他看杜琪峰的电影。

    贵州位于云贵高原,境内地势西高东低,

    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

    方鹤轩目前也没有投资贵州的想法,

    这次过来,仅仅只是想占人家茅台酒的便宜,

    被这么多人热情接待,他也有点不好意思。

    一箱送金日成、两箱送中央。

    方鹤轩一行人也就七八人而已(高管和律师都提前回港了),

    话

第100章 每年的茅台酒我全包了(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